2025年3月6日下午,我校教务处在教学楼110教室举行“教学规范质量提升月”主题活动启动仪式。副校长李宗领列席、各二级学院院长、教学副院长、教学部负责人、各系、教研室主任、教务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。会议由校长助理、教务处处长刘斌主持。

刘斌处长围绕三月份教学工作要点,系统梳理16项核心任务,强调以“规范管理、提质增效”为主线,扎实推进各项工作。他重点提出四点要求,一、深化教学规范管理;开展“教学规范质量提升月”主题活动,通过教学检查、技能培训、示范观摩等举措,严格控制课堂教学质量标准。二、落实教学专项任务;完成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定稿工作,推进计算机二级MS强化冲刺、大学英语四级备考及学业预警工作,确保学生培养质量。三、夯实教学基础建设;启动2025年实验室建设项目论证,验收校级精品实验项目,优化实践教学环节设计。四、严控毕业环节质量;加强2025届毕业论文(设计)中期检查及毕业生学籍信息审核,保障毕业流程规范有序。刘斌处长要求各教学单位明确分工、落实责任,确保各项工作按时间节点高效完成。

杨婷副处长在“教学规范质量提升月”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上详细介绍了本次活动实施方案。她指出,活动共包含14个具体项目,涵盖教学培训、检查、竞赛及交流等环节。如技能培训项目,“雨课堂”使用培训、教学模式示范课程遴选(项目式、混合式等)。教学观摩与交流项目,示范教学观摩活动、教师教学技能交流研讨会。竞赛与评选项目,微课大赛、“最美一课”磨课活动、优秀教学教案评选、“最美学习笔记”评选等。成果展示与宣传项目,《工程训练》课程教学成果展、课堂教学课件设计大赛。师生互动项目,课堂教学师生座谈会。质量检查与评价,教材选用检查、课堂教学规范执行情况检查。杨婷副处长强调,各单位需全员参与、注重实效,杜绝形式主义,并借助新媒体广泛宣传,营造“以规范促质量”的浓厚氛围。

李宗领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,首先高度肯定了“教学规范质量提升月”主题活动对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深远意义。他要求全体教职工不仅要做教育初心的守护者、课堂革命的探路者更要做好学生学习发展道路上的“点灯人”。围绕如何深化教学规范建设、实现高质量发展,李校长提出三点要求:
1坚守教育初心,重塑育人格局
李校长强调,教育者的初心是培养德才兼备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。当前教学中仍存在“四重四轻”现象(重知识灌输、轻能力培养;重课堂讲授、轻实践创新;重短期成效、轻长效积累;重个体表现、轻团队协作),导致学生创新能力、批判思维和团队精神不足。他呼吁全体教师以“四有”好老师标准为引领,将课程思政深度融入教学各环节,通过案例研讨、情境模拟等方式,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厚植家国情怀、弘扬工匠精神。他特别提出,要以《工程训练》课程成果展等活动为载体,探索“知识传授+价值引领”的融合路径,让课堂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。
2强化责任担当,构建协同育人体系
李校长指出,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全员参与、全程联动。他要求各部门建立“责任清单”,形成“教务处统筹、教学单位落实、质评办监督、师生共建”的协同机制。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群体,他提出“三精准”帮扶策略:精准识别(通过学业预警系统动态监测学生状态)、精准施策(开设“一对一”导师制等差异化辅导)、精准评价(建立帮扶效果追踪档案)。同时,他要求各学院重点关注青年教师和新入职教师的教学规范执行情况,通过“老带新”结对帮扶、教学案例库共享等方式,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。
3创新驱动发展,激发教学改革活力
李校长强调,信息化与教学深度融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。他鼓励教师以“雨课堂”系统为切入点,探索“课前预习—课中互动—课后巩固”的闭环教学模式,利用大数据分析学情,实现精准教学。同时,他提出要扩大“项目式学习”“混合式课堂”等创新模式的试点范围,支持教师申报教改课题,将实践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。

最后,李校长表示,教学规范建设不是“一阵风”,而是一场“持久战”,号召全院上下以此次活动为起点,以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境界和“功成必定有我”的担当,凝心聚力、锐意革新,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奋力谱书写镐京学院“质量强校”的崭新篇章!
本次会议明确了三月份教学工作方向,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未来一个月,我校将以“教学规范质量提升月”主题活动为抓手,推动教学规范建设常态化,助力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