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属各单位:
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转型的号召,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,我校决定开展2025年度校级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申报工作。此次申报旨在提高我校课程建设质量,助力专业数智化转型,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成效。现将具体要求通知如下:
一、指导思想
智慧课程是秉承“以人为中心”、“以学生(发展)为中心”的理念,系统融合了生成式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前沿信息技术,基于在线学习平台、AI工具、智慧教室及必要的教学资源与支持,开展深度混合式学习设计,基于数据持续进行优化迭代的一种创新型课程。
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工具深度融入教育教学,使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引导者转变。社会需求也不再局限于传统工业社会的技能培养,而呈现出技术驱动性、复杂性与人文性的三重重构。因此,教师需要考虑人工智能对本学科和课程带来的深刻变化,对课程重新定位,同时综合考虑课程的现实情况、学情等,以此作为智慧课程设计的出发点。
二、立项范围
申报课程应为纳入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,至少经过2个学年或2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,鼓励受众面广、需求量大的公共基础课程、专业基础课程、专业核心课程申报。
已经获得省级一流课程、校级一流课程的可以在原来基础上持续开展智慧课程建设。
三、申报条件
1.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,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,师德师风良好,近3年无重大教学事故,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能够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,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
2.课程负责人应为本院在职教师,教学效果良好,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,有足够时间精力按期完成课程建设,确保课程及时投入应用并能持续更新。
3.课程团队结构合理、人员稳定,成员职称结构应包含高级、中级、助教等不同职称层级的成员,成员人数3-8人(含负责人),已申报课程教学团队的课程,团队成员应保持一致。
四、建设内容
智慧课程建设的全部内容基于学校“镐京智慧教学平台-智慧课程”开展。
1.课程目标
重塑课程目标。基于知识-能力-素质(KAQ)培养理念,强化培养数字时代所需的底层核心数智素养,如思考、提问、批判性思维、创新性思维、审美、好奇心、共情、反思、自主学习、沟通、合作、技术敏感力等。确保课程目标既符合学科要求,又体现智慧教育的特色。
2.内容创新
结合学科前沿和人工智能技术,基于智慧课程平台,建设并创新课程内容。建设内容可以侧重以下四个方面:
(1)内容本身。可考虑融入四新理念、跨学科交叉、科研及行业前沿、真实案例等。
(2)资源整合。考虑整合虚拟仿真、实践(基地)、学科工具、课程平台等资源。
(3)AI生成资源。如教案、PPT、题库、数字人生成视频等。AI生成资源方面,教师需注意“有效性”问题,人机共同生成有效的课程资源。
(4)引入外部内容资源。根据课程需求,引入其它高校、平台的课程资源供自己使用。
3.内容组织
合理设计课程内容的结构和顺序,确保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,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。同时,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内容的智能推送和个性化调整。最终将课程内容以知识图谱、视频、音频、动画、图片、文档等形式呈现。
4.活动设计
通过优化教学活动,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工具使学生能够主动完成学习内容,以支撑课程目标的实现。例如主动学习策略、构建图谱、AI助教、学科专用工具等。
5.活动组织
采用或构建合适的教学模型(如5E教学模型等),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。教学流程需考虑学生的能力提升台阶,搭建一系列教学支架,鼓励学生去改变。同时,基于布鲁姆教学认知模型结合学习情况、知识图谱中知识结构和底层的算法,为学生推荐个性化学习路径。教师也可以自行设计学习路径。
6.评价设计
根据课程目标,教师可以初步构想评价体系,然后基于采用的教学活动,来具体构建评价体系,包含“人评+机评+反馈”。评价体系中要有足够的分数来支撑课堂深度互动活动,支撑高阶能力培养。
五、政策支持
1.学校将做好智慧平台的建设规划,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智慧课程建设及应用,对立项课程提供多方位支持。
2.对于批准立项的校级智慧课程建设项目,学校将择优推荐省级和国家级智慧课程申报。
3.按照经费管理办法,学校给予配套的经费支持。
六、评审流程
此次项目申报全程线上完成,申报过程不需要提交纸质材料。网址链接:https://v332740.kypt.chaoxing.com。申报、评审操作及时间安排如下:
1.项目申报人。
申报操作流程:注册-工作台-项目申报-智慧课程。
申报时间:4月23日-5月12日
2.学院/教学部,应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,并按照分配名额择优推荐教务处。
评审操作流程:注册-工作台-项目评审-智慧课程。
评审时间:5月13日-5月15日
3.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及结果公示。
评审时间:5月16日-5月22日
联系人:刘小庆 联系电话:18740600809
附件:
1.智慧课程建设申报名额分配表
2.智慧课程建设申报书
3.智慧课程验收标准
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教务处
2025年4月22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