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教学单位:
根据《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和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》(陕教高办〔2025〕4号)、我校《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及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》(实践〔2025〕26号)文件要求,我校组织开展了校级立项申报工作,经团队申报、学院推荐、校级评审等环节,最终确定“基于STM32的多模态矿难救援小车”等50个项目予以立项,其中校级4项,省级38项,国家级8项,现将立项名单进行公布(详见附件1),并就项目实施要求通知如下:
一、基本要求
各单位和指导教师要高度重视立项项目的研究工作,积极创造条件,加强指导与管理。各项目负责人要积极协同项目组成员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,探索科学的研究方法,确保训练计划项目取得实效,按期结题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期限原则上为一年,最长期限不能超过两年,且须在项目负责人毕业前结题。
二、工作安排
1.开题论证(2025年10月):各项目团队在导师指导下,深入开展文献调研与方案论证,填写并提交《项目开题报告》,明确研究内容、技术路线与实施计划。
2.中期检查(2025年12月):各项目团队对照《项目任务书》进行中期自查,提交《中期进展报告》及阶段性成果证明材料。 学校组织专家组,通过材料审阅或答辩会等形式,对项目进度、成果及后续计划进行评估。对进展不佳的项目将提出预警并督促整改。
3.结题验收(2026年5月):项目结题要求参见《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标准》(详见附件2), 项目团队提交结题报告、研究成果(如论文、专利、软件、实体作品、竞赛获奖等)全套资料。项目结题成果第一署名人须为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成员,指导教师可担任通讯作者,并在适当位置标明“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”及项目编号,未标注的成果不能作为项目结题依据。 学校组织结题答辩会,专家组根据项目完成质量与创新性进行验收。
三、经费管理
项目经费参照《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教学经费使用管理办法(2025试行)》执行。